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六大执行,助力效能提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5-21 09:12:14 打印 字号: | |

如何破解特殊主体、系列案件、部门利益、地方保护、案多人少等因素造成的执行瓶颈?近年来太原法院坚持问题导向,先行先试,摸索出易人执行、指定执行、协同执行、督促执行、提级执行、集中执行六大交叉执行机制,执行效能明显提升。



易人执行,拿下长期未结案


“终于把车要回来了,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在2024年4月底尖草坪区法院对长期未结执行案件实行内部易人执行后的第8天,申请执行人张某来到法院向执行人员表示感谢。

2023年6月,尖草坪法院判决张某与周某离婚,周某需向张某返还路虎牌汽车。判决生效后周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拒绝向张某返还车辆,而且玩起了失踪。张某只得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原执行法官虽然采取了网络查控等执行措施,但由于不熟悉当地情况,迟迟无法找到被执行人和车辆,案件陷入僵局六个多月。

在尖草坪法院启动易人执行后,案件迎来了转机。易人后的新承办人曾经在被执行人居住地附近的人民法庭任职近十年,十分熟悉当地情况。通过与被执行人邻居、村委会、镇政府的多方打听,要到了被执行人的电话。通过执行法官和村委会的多次做思想工作,被执行人终于将车开到法院,案件顺利执结。



“通过易人执行,换一个法官,就换出了更多执行办法。”

尖草坪法院副院长张志刚说。


截至目前,全市各基层法院易人执行827件,涉及金额1760万元,执结274件,到位金额796万元,收到良好效果。


指定执行,让“骨头案”不再难



“这个执行办得好,我们老百姓服气,终于看到了新希望。”
申请执行人李某激动地说。

在李某与某公司合同纠纷一案中,法院判决某公司向李某支付货款及违约金204万元。但因某公司所涉执行案件较多,分散在全市七个法院,主要财产也不在执行法院当地等客观困难,案件进展缓慢。因该案未能执行到位,申请执行人李某多次到信访部门反映问题,案件成为了“骨头案”。
太原中院执行局经过研判,将本案指定到被执行人主要财产所在地阳曲法院执行。阳曲法院通过一盘棋谋划执行方案,拟定了对某公司资产整体拍卖,按执行金额比例公平受偿的执行思路,最终该案顺利执结。


理念一新天地宽,跳出固有的圈子,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环境去解决问题,实实在在保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骨头案”通过指定执行方式让法院互换的初衷。

截至目前,太原中院执行局已经通过指定执行的方式在辖区法院间交叉执行330件,执结案件178件,有力破除了地方干扰。


协同执行,握指成拳攻破“执行难”


受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因素,基层法院在执行重大案件有时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通过协同执行,充分统筹全市法院力量,可以有效形成攻坚“执行难”的合力。 



“这个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了”


申请执行人某银行负责人在执行现场感慨地说。

10余年前其公司买下了被执行公司的楼房。然而该公司部分员工以各种理由通过信访、上网、锁死大门、入住强占楼房等方式阻碍执行,导致案件执行困难重重,十余年无法正常交付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了巨额购买款却迟迟无法进场进行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同志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出发!”
随着市中院执行局局长邢如灏一声令下,市中院60余名执行干警整装待发,奔赴执行现场,协同迎泽法院共同开展本次强制腾退行动。最终圆满完成了本次强制执行行动。




“开展协同执行,多支法院执行力量汇聚到一起握指成拳,不仅是执行干警人数和车辆的翻倍,更是震慑效果的翻倍。”
太原中院执行局局长邢如灏说。

截至目前,全市各法院之间协同执行26次,出动警力785人次,出动警车78辆次,有力提升了执行质能,强化了执行效果。


督促执行,给消极执行安上“紧箍咒”


针对全市法院执行法官遇到部分困难执行案件没思路、没手段、没魄力的问题。太原法院加强督促执行,对执行期限超过5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执行案件依据审限监督规定由执行局长、分管副院长和院长进行监督,听取工作汇报,协调解决执行难题,督促加大执行力度。


“这个执行案件,已经超过6个月,还没有执结,遇到了什么困难?”
中院执行局长邢如灏对执行法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个案件鉴定结果一直出不来,我们已经等了好几个月”
执行法官作出如此解释。在执行局长的督促、协调和沟通下,鉴定结论最终出炉,执行案件顺利执结。这是督促执行的常见情景,也是督促执行的作用所

面对执行信访等难题案件,太原法院每周二日固定进行院局长接访。院局长、承办执行法官与信访人面对面,当面解释误会、化解矛盾、寻找方法、督促执行。

双管齐下,无论是超期执行案件,还是信访执行难案,都被有效监管和督促。截至目前,太原法院共督促执行案件2143件,结案1798件,向管理要效能。

提级执行,最难“钉子案”中院办



“判决不是审判的终点,案结事了才是审判的最终目标。”
太原中院执行局干警张祥春这样说,太原法院也是这样做的。

针对分散在各基层法院的同一被执行人的案件,由于执行理念、执行力量、执行方法的差异,取得的执行效果不一的情况。太原中院扛起了这个责任,提级到中院执行。

“点火”,随着一声令下,位于清徐县的某化工集团化工新材料公司重新点火恢复生产。该公司在太原两级法院有执行案件111件,主要债权人199人,债权金额达4.48亿元。太原中院经过研判,认为将涉及该企业的全部执行案件提级集中到中院更有利于解决执行难题,助力企业重生。
案件集中到中院执行后,中院承办法官张祥春一方面多次到公司实地调查公司经营状况及现状,督促其尽快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另一方面,面对不同诉求的债权人,开展一对一沟通,力求平衡各方利益。最终多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受困多年的企业终于从失信名单中撤下并恢复了信用额度,目前已成功从银行贷款融资进行生产经营,设备重新点火开机,厂区实现正常运转。



“没有这次提级执行,我们公司将面临多头执行的情况,没有统筹协调,一定会被拍卖机器设备,结果就是彻底失去生产能力,破产倒闭,员工大量失业。”

每每谈及本次提级执行,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都满怀感激。

2021年至今,太原中院已经提级执行8719件,不仅提高了执行效率,更缓解了基层执行压力。


集中执行,提升“系列案”执行效能


针对常规执行对被执行人震慑作用不够,执行效率不佳的问题。太原法院根据执行案由、执行对象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集中执行行动。


“报告局长,执行1团队扣划3200万元”“报告指挥中心,执行2团队成功查封2100万元”。
太原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大屏闪烁,信息不断。这是太原中院对某执行系列案件展开集中执行行动。当日,中院各执行团队通过线上、线下途径,从被执行人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银行、保险、基金、股票帐户查封财产1.4亿元。

2021年至今,太原法院先后对某文旅集团系列执行案件、某银行系列执行案件、涉民生案件等开展集中执行行动。执结案件1369件,执行到位金额7.8亿元,短时间内集聚大量力量,握指成拳,以高频有效的执行措施,对被执行人形成形成震慑,为人民群众执行回真金白银,营造良好的执行氛围。


实践证明,这六大执行机制在克服消极执行,防止地方保护,攻克执行难案,化解信访矛盾,加强执行监督,提高执行效能等诸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太原法院将进一步完成六大执行机制,把交叉执行做深做实做细,蹚出一条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新路径,着力打造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太原交叉执行新模式。



 
责任编辑:班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