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先进风范
他,一个水一样的法官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6-05 14:41:48 打印 字号: | |


人物介绍

刘英斌,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太原中院民三庭一级法官。2022年共受理一、二审案件328件,审结312件,结案率达95.12%,发改率零。


刘英斌的办公室在太原中院的五楼西面,屋子很小,办公桌紧靠着窗户,常年的日晒让桌子的一角微微泛白。


办公桌上堆满了案卷,地上则放着各种物品,酒瓶子、药罐子、清洁洗剂……

“有点乱。”他看了看无处下脚的办公室,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这些都是今天开庭的知产案件的证据。”

他就是刘英斌
一个像水一样的法官




他像水一样,圆中则圆,方中则方

2001年,刘英斌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2009年自学通过司法考试,2012年转业到太原中院工作,2020年遴选为员额法官。
工科生、军转干部、民事法官……
他像水一样,遇圆则圆,遇方则方。

作为工科生,他扎实功底考取军校;转业到法院,勤学深耕钻研法律;不是法律科班生,却成为了专业精通的法官。

与普通的民商事案件相比,知识产权纠纷还需要在处理法律争议之余,明晰技术专业问题。刘英斌所在的民三庭就主要负责审理知识产权类和侵权类纠纷案件。



“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权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说起案子,原本有些腼腆的刘英斌变得侃侃而谈,“这个案子中,虽然被告刻意避免使用相同的文字,但其与原告所有的商标在字形、读音等各方面构成均相同,容易使相关公众误认是原告的产品,故而我们合议庭经审查证据,认为被告侵害了原告的商标专用权。”

最初开始接触知识产权案件,刘英斌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新生。为快速进入状态,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那段时间,我把法条一翻再翻,看了非常多的案例。在固定合议庭之外,我会积极地去和庭室里不同的法官组合议庭,一是想多接触不同的案子,二来也是想要学习不同法官的审判思路和庭审技巧。”

肯学习、愿担当,刘英斌很快从半个门外汉变成业务骨干,锻炼出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火眼金睛”,业务能力越来越强,工作深受领导、同事和当事人的肯定。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靠挤的”

2022年,刘英斌共受理民事一、二审案件328件,审结312件,结案数居全院民庭前列。

“办案这么多,是有什么秘诀吗?”

刘英斌笑着挠挠头说:“我们庭案件基数大,每个法官的案子都很多,大家经常会一起加班研究案子,我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从团队来讲,我的助理和书记员也都非常给力。如果说我自己的秘诀,我觉得就是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靠挤的。’”



内勤小田说:“刘法官是特别会利用时间,有时候我们等着开庭、开会,大家会趁着难得的间歇发个呆、聊两句,他从来不,他总是坐在那儿看卷、写判决。而且他进入状态很快,他只要开始工作,就不容易受到干扰。”

案件多,案情杂,工作千头万绪。刘英斌梳理思路的时间一般是在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路上、等待开庭的间隙,对他来说,这样碎片化的时间可以更好地理清证据和案情,思考案件的争议焦点,理顺判决的框架思路。

而他效率最高的时间,其实是在下班后回家前……

刘英斌习惯在下班后开始写判决。




“上班时间,不是开庭,就是在接听当事人电话,要不就是在合议。案件多,事情自然就更多。我一般都会在下班后,关上门,开始处理案件,特别是疑难复杂的案件。”

安静的环境,面对复杂的案情,才能心如止水、思路清晰、从容不乱。





很多工作,水滴石穿,靠的就是这份耐心和责任心


他说:“我这几年办案的心得是,群众利益无小事。”

2022年,刘英斌办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上诉人韩某虽已退休但仍然在工作,故其对一审中未予支持的误工费提起了上诉。韩某虽然提供了收入证明、出勤情况,但一、二审中均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受伤后实际收入减少情况。为查清案件事实,刘英斌和助理小郑到韩某的公司调取了发生事故后韩某的工资流水。经调查了解,事故发生后,韩某的收入确实有减少,但公司考虑到韩某的情况,对其予以照顾,发放了部分工资补贴。

刘英斌在对证据综合审查后,二审对案件进行了改判,对韩某实际减少的误工费予以支持。


小郑说:“原本我们以为当事人会对我们的判决很满意,因为标的额这么小的案件刘法官专门去调取了证据,几次和公司核实情况,二审还改判支持了他的部分误工损失。却没想到当事人意见非常大,他认为诉请的误工费应该全部得到支持。”

刘英斌在了解到当事人的意见后,几次接待了他,耐心细心地说法释理。

刘英斌说:“我也是在办理了很多案件后,才更强烈地意识到,涉案金额再小,但对当事人,都有可能是天大的事。有些当事人可能对法律不是很了解,就只是从自身朴素的认知觉得,他的诉请应该得到满足。这个时候,就得靠耐心的释法说理。当事人的满意,有时候靠的是法官‘水滴石穿’的责任心和耐心。”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平衡工作和家庭——

“在家里,我爱人承担了更多,特别是孩子的教育上面。但是我一直觉得,‘养子育子必教子’,所以即使工作再忙,我也一直会坚持每天晚上辅导他的功课。”

刘英斌工作忙,常常加班,每天回家都很晚。他和爱人在孩子的辅导上达成一致,分工配合,各司其职。

“我爱人负责监督孩子写作业,辅导简单的作业。我呢,就是每天晚上回到家后,负责功课的‘疑难复杂’部分。他妈妈说,我的工科背景、法学基础、语言表达功底这个时候才真正发挥出了作用。”刘英斌笑着说。

案件有难易之分,既要办完,也要办好。陪伴孩子成长也是,既要有耐心,也要有责任心。

“我觉得英斌对孩子最大的影响,还不是辅导作业,应该说是‘润物细无声’。”妻子如是说,“他常和孩子说‘要于细微处见真章’,我觉得他有把工作中的严谨认真带到生活中、孩子的教育中,这些都会在点滴间感染到孩子。”

这就是刘英斌
一个像水一样的法官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