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太原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审判质效取得明显提升。在此期间,太原法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或创新体制机制,或聚焦痛点堵点,旨在以日拱一卒的坚持和破立并举的勇气,探索新时代司法为民新路径,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敬请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太原中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结构老化、活力不够、动力不足的问题,大胆探索,创新求变,把“育、引、管、用”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全方位推动高质量法院队伍建设,为实现新时代太原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聚焦能力提升,念好“育”字诀
1、充分发挥“融党建”的凝心聚力作用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从“理念、组织、过程、素能、考评”五维度融合发力,开展四强党组织星级创建活动,持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不断提高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2、充分发挥“大比武”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练技能、展风采、树标杆、提品质”为总目标,在全市法院常态化开展“九个一”大比武活动,大力营造崇尚劳模、赶学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激励每一名法院干警提升专业能力素质和工作规范化水平。一大批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干警脱颖而出。目前已有15个集体、116名个人获得“九个一”大比武的各类奖项,6名法官被评为全市审判业务专家。
3、充分发挥“精培训”的提质赋能作用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狠抓业务能力培训,充分利用周一例会学习制度、法官大讲堂等载体,统筹安排专业素质过硬、办案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做好审判业务“传帮带”。开设“太原中院学习大讲堂”,采取“跟班式”“精准化”“订单式”等方式方法,围绕党务、政务、民事、刑事、执行等主题,使用培训经费近55万元举办12期67场专题培训,累计共有2371人次参加。
4、充分发挥“微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
常态化开展微创新活动,通过制度、理论、方式等多维度微创新,挖掘、提炼微创新举措,打通法院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鼓励干警通过“小切口”解决群众关心的“大问题”,在29个项目中公开评选出10大“微创新”案例,有效推动了审判执行工作实现新提升。太原中院“一加七”工作法打造涉诉信访闭环管理的“微创新”措施,受到了省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
二、着眼长远发展,念好“引”字诀
1、多措并举引人才
在组织部门和上级法院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筑巢引凤”,逐步优化干部队伍梯次搭配结构。
公开选调。连续两年面向全国、全省为太原两级法院成功选调40名公务员,其中研究生学历17名、山西省审判业务专家1名,平均年龄38岁。
精准招录。连续两年有针对性地招录了8名公务员,平均年龄25.1岁,均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接受军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接收年富力强的营、连职转业干部8名,其中3名在入院前已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
择优遴选。为进一步优化法官队伍结构,满足审判工作需要,面向基层法院逐级遴选法官。
2、多管齐下借外力
聘请专家咨询员。充分利用省城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向社会聘任专家型人才,科学借力“外脑”,邀请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院校机构的39名教授为首批专家咨询员,协助法官对疑难复杂案情进行分析、厘清责任;
聘请特约监督员。推行特约监督员工作机制,开拓社会监督渠道,多层面聘请47名特约监督员,对法院各方面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
建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吸纳专职机构及个人为专家辅助人,对争议不大的案件,可由合议庭聘请专家辅助人出具意见,对有关争议实施鉴定必要性审查机制,解决“鉴不鉴”问题。
3、多点开花强力量
选聘特邀调解员。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00名专职特邀调解员,派驻到案件增量较多的六城区法院开展案件诉前调解工作,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招聘执行助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0名劳务派遣制执行助理赴执行任务繁重的六城区法院工作,进一步优化执行力量配置,构建“1+2+2+N”执行团队;
招聘法律事务助理。为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累计招聘了110多名大学毕业生为法律事务助理,全面实现“法官+助理+书记员”审判团队模式。
三、融合多种举措,念好“管”字诀
1、大力实施“清单工作法”
健全完善从严治党主体清单、院庭长监督清单、岗位职责清单“三个清单”759项,实现明白办案和干净做事有机统一,形成人人知责明责、事事履责尽责的良好氛围;
创新审判监督“五四工作法”。培树“两基两性”办案理念,落实“一审尽责、二审担当”司法理念,为干警履职尽责提供根本遵循;
进一步优化诉讼生态。召开专题研讨会,出台工作指引,对内完善审判权监督管理,对外规制不诚信诉讼行为,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诚信、理性、规范、廉洁、阳光的诉讼生态;
2、全方位实施监督管理
出台《进一步完善法院内部监督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做实“三登记、五必查、十个常态化”,提升监督实效,充分发挥院庭长监督管理作用。
持续巩固和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压紧压实全面从严管党治院责任。
积极探索纪检监察、审判管理融合发展工作机制,建立廉政档案157卷,梳理廉政风险点29项。
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深化“以案说法、以案说纪、以案说理”专题警示教育,组织观看《镜鉴》等廉政教育片,编印《廉政警示案例选编》2期,发出倡议书2686份,警示38人,营造反思、警醒、警示氛围。
坚持深化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严查干警违纪违法问题。
3、分类实施积分制考核
坚持树立鲜明的优胜劣汰的工作导向,创新实施“积分制”考核办法。
全面考核。把党建、业务工作同时作为考核重点,从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五个方面对全体干警进行党建业务全方位考核;
全员考核。制定员额法官、行政人员、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人员《考核办法》,把支部、庭室意见同时作为选优依据,党务、业务存在问题的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予以否决;
全时考核。把日常、季度、年度表现同时作为绩效指标。以季度为单位,结合平时表现、个人小结、民主测评等情况,把好干部、好干警凸显出来,达到“工作实绩促考核,考核结果推实绩”的目的。
考核实施以来,共调整聘用制人员46人次,解聘57人,10名表现突出的被党组织吸纳并发展为党员,占全体发展党员人数的50%。
四、坚持正确导向,念好“用”字诀
1、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
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关工作安排,配合组织部门,补充中院领导班子副职7人、基层法院领导班子副职54人,占班子成员总数的72.62%。每个基层法院实现配置1名80后年轻干部,班子平均年龄下降了5岁。两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具备全日制大学学历的有34人,占比40%,较交流轮岗前提升了近15%,法律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领导班子“头雁”作用发挥明显,整体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呈积极向上的态势。
2、积极推动干部交流选任
按照人岗相适原则配备干部,充分发挥法官单独职务序列、职务职级、执法勤务职级的激励作用,累计调整在编干警211人。其中,中层干部退职13人,9名员额法官和9名审判辅助人员晋升法官等级、职级后提前退休;中层正职交流轮岗7人、新提拔任用28人、面向基层法院选任中层正职1人;业务岗位人员交流轮岗33人;执行岗位工作满6年的全部交流轮岗。基层法院晋升三级高级法官24人、四级高级法官21人,其中27人提前退休。
积极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审判执行一线倾斜。在保持机构编制及中层领导职数总体不变前提下,将2个行政部门调整更名为审判业务部门,并调整职责。
3、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
严格干部选任程序。大力选拔使用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2021年10月,通过自荐演讲、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程序,一次性提拔行政综合部门中层副职16名,平均年龄37岁,一批80后、90后年轻干部走上中层干部岗位;
实行挂职培养。通过上挂、下派、外派等方式,选派年轻干部3名到基层法院任职、8名到上级法院、市委有关部门及其他市直机关开展实践锻炼;
积极搭建平台。选派年轻干部到工、青、妇及“并法星光”论坛等群团组织担任骨干,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导年轻干部主动参与、服务和融入全院重点工作;
太原中院坚持走人才强院之路,依托“育、引、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倾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在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履职能力、激发队伍活力、树立用人导向等方面成效显著。反映审判质量的发改率由2020年的12.66%降至3.126%,反映审判效果的一审生效案件服判息诉率居全省中级法院第1位,反映审判效率的人均结案327件,高出全省平均数142件。两级法院队伍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