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就是法院主动发声、舆论引导的前沿阵地,更是法院队伍凝心聚力、展示形象的重要平台,建设运营好法院自有公众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做好新时代法院干警宣传思想工作和党建工作,就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发展,坚持把移动传播摆在突出位置,建设守正气、善创新的新媒体传播平台,牢牢把握互联网传播“话语权”。微信公众号就是法院主动发声、舆论引导的前沿阵地,更是法院队伍凝心聚力、展示形象的重要平台,建设运营好法院自有公众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2015年创办了“北京法官”微信公众号,自创办以来,累计发布文章1000余篇,已有“粉丝” 1.3万。2018年共计推送文章282篇,包括60篇党建类,114篇资讯类,72篇主题策划类,总阅读量突破146万。2018年他们推出了很多“爆款”微信文章,其中有15篇阅读量突破5000,6篇过万,单篇阅读量最高突破70万,这样的成绩对一家市级法院的对内公众号的确可圈可点。除了北京法院的干警,越来越多读者开始关注并转载“北京法官”推送文章,由于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情感真实感人,“北京法官”被读者誉为“走心的公众号”。“北京法官”的“小编”们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就如何讲好法官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逐渐有了一些心得。
首先,好的文章一定要有“精气神”。大凡传播广泛的文章,骨子里都有它的“精气神”。有的文章刻画的是善良的小事,本质是对人性闪光点的颂扬;有的文章描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无奈,背后却是不屈不挠的乐观;有的文章剖析的是社会负面现象,支撑它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此等等。而作为法院出品的宣传文章,本身则具有弘扬正气的天然属性,有立场、有骨气、有担当、有能量,就是法官公众号的“精气神”。2018年4月25日,法院系统更换新款夏季制服之际,一篇“戏说”新制服的文章被大量转发,该文用了不恰当的对比图和调侃语言,有意无意地贬损了法院新款制服。法官制服是法官的职业符号,更是法官的社会形象,“抹黑”制服必然给法官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更会影响法官的职业尊荣感。“北京法官”公众号“小编”们察觉到这一情况后,果断开始筹备“官宣”,主动发声,仅用一天的时间迅速组稿,编辑了《法官制服来了》。文章用活泼的语言、靓丽的照片展示了北京法官着新款制服的端庄大气的一面,迅速获得了大量关注和好评,并被多家公众号转载,阅读总量突破100万。该文也是北京法院正面引导、占领舆论高地的一次胜利,而赢得这次胜利的关键,是 “北京法官”不畏挑战、勇于作为、宣扬正气的“精气神”。
其次,要结合法官职业特点做好选题策划。有话题才有共鸣,有共鸣才能共情。法院组宣工作离不开对法院队伍建设和干警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法院公众号在选题策划的时候,既不能脱离审判、曲高和寡,又不能故步自封、平淡无奇,每一个选题都需要广泛调研干警们最关心的事情和感兴趣的话题。“北京法官”的“小编”们在筹划选题的时候,经常借助主题学习、党建队建、典型选树等活动和基层一线干警们“谈天说地”,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就这样,凭借对北京各法院一线干警的深入了解,公众号在2018年初开通了“法官故事汇”栏目,旨在讲述法官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故事。栏目的每篇文章都源自法官们的真实案件,从讲述案件背后的故事出发,以司法为民的情怀为落脚,赢得了法院干警和社会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如《法庭上的“戏精”》讲的是法庭上“演戏”的当事人,背后反映的则是法官处理虚假诉讼的态度和办法;《开庭后我独自感慨》讲的是法官们在处理家事案件中遇到的种种心酸和无奈,背后反映的是法官的智慧和温情的一面;《“职业病”法官的日常聚会》讲的是法官在日常生活中有关“职业病”的种种“轶事”,背后反映的则是法官用心用情司法为民。这些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把具有法官职业特性的要素提炼出来,进而引发职业共鸣,增加社会关注。
第三,要协调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全媒体时代做好移动传播离不开宣传形式的创新,“北京法官”公众号就此曾做了很多尝试,如制作了横屏观看的“荣誉号”列车,手机拍摄了一部法院版的“灌篮高手”短片,用漫画讲述执行故事等等,获得了不少的关注。然而,新媒体宣传的形式毕竟有其局限性,仅凭借形式的创新无法提高“阅读率”和“到达率”。形式为表,内容为里,打造新媒体“爆款”文章,最根本的还要“内容为王”,以丰富的原创信息提高关注率,以高质量的文案获取点击率。审判是法院工作的核心,法官日常办案最不缺故事,如何深耕内容,“小编”们从法官的审判故事和办案心得找到了思路。七夕前夕,“北京法官”邀请家事法官讲述案件背后的感情离合故事,并把这些小故事整合编辑了一篇《法院是最检验感情的地方》,搭载七夕话题给读者奉上了一顿“情感大餐”。文章以一个颇具戏剧特色的“霸王别姬”剧照作为封面,寓意人生如戏,用十几个简短的小故事围绕感情主线铺陈开来,以法官的口吻告诫读者正确对待感情、珍惜眼前人。文章发布当天,便收获了一万阅读量,开启了“北京法官”爆款网文的特色宣传风格。
第四,要有守正创新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宣传。法院新媒体“小编”被称为“法治故事的搬运工”,事实上,“小编”是信息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让法治宣传接地气、有人气,“小编”所做的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需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每一个宣传素材做到极致。如何讲好先进人物事迹是法院宣传经常面临的问题,在宣传“全国五好家庭”获奖者邹明宇的时候,“北京法官”没有采用传统就事说事的“高大全”的宣传方式,而是另辟蹊径,从家庭的角度切入,推出了温情版的《家是我们一生中最贵的财富》,获得了大量转发,有留言说“法官穿上法袍担起公正的重担和期望,脱下法袍面临生活的琐碎和无奈,支撑他们的是职业信仰和温暖亲情”“纯洁、坚忍、深情,是北京法官最真实的写照”。同样,在宣传北京市西城法院组宣干部高晶的时候,“小编”们努力发掘政工干部共同的闪光点:积极阳光、认真负责、周到细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于是通过一个人歌颂一个群体,通过一个事展示干警形象,形成了《这位穿制服的小姐姐,美得很低调》,获得了法院干警最大限度的“共情”和转发。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在不断创新实践和自我突破的过程中,“北京法官”的原创推送越来越切中干警关注,文案质量越来越高,“爆款”文章一篇接一篇产生。作为活跃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北京法院组宣干警,“爆款”文章从来不是目标,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做出更多深入干警内心的高品质文章,用一篇篇“爆款”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