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首次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高晓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一庭庭长姜颖、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中关村人民法庭庭长陈昶屹、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陈少华5位一线法官,围绕“司法为民”的话题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从庄严肃穆的法庭走到聚光灯下,5位一线法官结合自身审判工作经历,向中外记者展现了新时代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朴素情怀。
话执行——“决胜执行难,言必行,行必果”
面对记者询问的近年来各级法院正在大力推进的基本解决执行难进展情况,在基层法院工作了28年的陈少华谈起追欠款,“斗”“老赖”的酸甜苦辣,感触颇深:“解决执行难其实就是司法为民的过程。真正将老百姓的‘纸上权利’兑现为真金白银,其实目的也就是要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陈少华指出,随着攻坚执行难大力向纵深推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三是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强制性、信息化、规范化;四是强化执行规范化建设,强化依法依规执行、公正执行、文明执行、善意执行理念。
“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抚养费、抚育费和孩子的医疗纠纷方面的赔偿款等,我们有专项行动、绿色通道,让他们可以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补偿款。”陈海仪谈及家事案件的执行工作时说,“我们的执行就是要让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措施,让权益看得见、摸得着,诚信机制、诚信社会、诚信观念就会深入人心。”
2017年至今,陈昶屹所在的海淀法院已经依法拘留了拒执人员286人,执行标的总额更是高达20亿元。
“海淀法院是全国法院决胜执行难工作的一个缩影。”谈及海淀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的基本做法,陈昶屹表示,海淀法院与公安机关,以及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等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开发微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让人民群众方便诉讼、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用机制改革来规范执行,发放案款全程自动留痕。
“决胜执行难这个问题,我们全国的法官一定会言必行、行必果,也请各位中外媒体的朋友们拭目以待。”陈昶屹说。
在知识产权案件执行过程中,停止侵权的执行一直是知产案件执行的难点。姜颖向记者介绍,除了权利人申请执行法官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外,还可以针对被告的重复侵权行为再次提起侵权诉讼,法官可以对重复侵权行为采取惩罚性赔偿措施。
“比如在一起商标侵权案件里,被执行人拒不停止侵权,当权利人再次提起诉讼的时候,原本赔偿20万元由于惩罚性赔偿变成60万元,起到了非常好的警示和惩罚的作用。”姜颖说。
话公正——“让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针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少年家事审判,已经在少年家事审判领域工作22年,审判了4000多件少年家事案件的陈海仪表示,对家事案件实现柔性司法,让大家在和谐平和的环境下进行全程调解,是树立社会主义的正能量、引领社会主义的家庭新风尚、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重要途径。
“目前广州已经构建了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家事心理员三位一体的队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已经建立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梳理后,调解能够得到更高的提升。家事案件的关系修复好了,家庭自然就和谐幸福。”陈海仪说。
对于记者提出的知识产权司法领域一直存在的侵权赔偿金额较低的问题,一直从事知识产权审判的姜颖向记者介绍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通过确定的损害赔偿数额体现出知识产权在市场中的价值,运用一些证据规则来解决当事人关于损害赔偿的举证难问题,强调要减轻权利人的诉讼成本等。
“接下来我们还会进一步努力,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科学合理、比例协调的损害赔偿机制,来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姜颖说。
关于媒体较为感兴趣的巡回法庭的运行情况,曾作为派出法官在第一巡回法庭工作两年的高晓力向记者介绍了设立巡回法庭的目的、巡回法庭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和疑难案件解决机制等。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巡回法庭是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在落实司法责任制和司法公开等方面都作出了表率。”高晓力表示,设立巡回法庭是落实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
话为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如何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可感受的方式来实现?实际上这个‘可感受’的要求是很高的。”陈昶屹说。
陈昶屹表示,法官在审判中一定要做到五个方面:一是善听,二是慎思,三是广阅,四是明断,五是反复推敲。每一道工序,实际上都体现了中国法官的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够最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老百姓也许一辈子只进一次法院,如果他碰到的法官能理解他,并且能够给他讲明白法律是怎么样规定的,他可能会觉得你就是他的知心朋友,也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尤其愿意接受调解。”陈海仪表示,提升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司法能力是法官首先必备的能力。
“让当事人清晰了解各个审判流程和执行流程的信息节点,消除内心的疑虑,是这些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一直致力于智慧法院建设的目的之一。”高晓力在谈及智慧法院建设时表示,通过智慧法院的建设,让法庭在阳光下运行,改变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权力运行的刻板印象,拉近了人民群众与司法审判的距离。
“法官办案不仅要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更要让旁观者看得清清楚楚,让听闻者听得真真切切。公平正义不仅存在于一次次的判决中,更在于裁判结果兑现。”陈少华表示,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阳光执行、规范执行、质效执行、保障执行,是司法为民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