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得到更多补偿款而扎堆离婚,说明拆迁补偿政策存在漏洞。地方政府应当考虑破除拆迁补偿对户籍制度的依赖。
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秧草凹村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上百名村民扎堆到当地民政局离婚,甚至还出现一家父子三人同一天离婚的情况。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通过离婚增加户头,以获得更多的拆迁补偿。
秧草凹村扎堆离婚并非个案,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云关乡多个村拆迁安置中也出现了大规模假离婚和买卖户头现象,甚至有一个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已经离婚。
为了得到更多补偿款而扎堆离婚,说明拆迁补偿政策存在漏洞。故地方政府制订安置方案过程中,应当考虑将拆迁补偿的标准以及发放程序与个人对接,破除对户籍制度的依赖,以更好地维护农村家庭伦理以及儿童权益。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征地拆迁中扎堆假离婚现象的实质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相关部门在办理拆迁安置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细致审查,并对假离婚骗取的安置房屋予以撤销,据实作相应补偿,让那些舞弊者占不到任何经济上的便宜,切实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同时,假离婚套取的补偿不仅行为损害公共利益,且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假离婚当事人在离婚协议中对夫妻共同财产、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处理方式约定不明,有可能会产生各类纠纷。部分村民甚至恣意利用假离婚、假结婚的方式,人为地变动人身关系和财产秩序,以实现不正当利益,有规避法律之嫌,极易产生诉讼纠纷。对于进入司法审判的假离婚骗取补偿案件,不仅要探明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还须考量其意思表示是否存在有损公共利益、有悖公序良俗的情形,避免法院判决将当事人利用合法形式取得的不当利益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