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0日,作为陪审员的我,接到法院通知,受命参与一起聋哑人合伙盗窃案的陪审。虽然此前经过了人民陪审员的任前培训,有了一些参与庭审的心得和技能上的准备,但这毕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参与审理案件,心里既紧张又激动。
9时整,法槌声响起,庭审开始。
这是一起聋哑人合伙盗窃案件,庭审开始时两名被告人均不认罪,而且拒不交代自己的基本情况。两名被告人均为女性,经鉴定其均是骨龄为18周岁以上。经过公诉人举证,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两名被告人均认罪。鉴于二被告人都是聋哑人且系初犯,法庭依法对二被告人进行了从轻处罚。
通过这次陪审,我感受到了法律的平凡与严谨。法律的平凡在于其调整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法律的严谨在于其非同儿戏,案件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证据的提交,到法庭的调查,都受到严格的制度约束,来不得半点马虎。之后,我还参加了多次陪审工作,让我深感法律的平凡与严谨。在陪审过程中,我经常以普通民众的经验判断事实,以传统朴素的伦理道德阐述法律,使案件能够更好的顺利进行。通过与法官零距离、面对面的接触,不仅可以亲身经历一场法治的洗礼,学会用法律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思考问题,而且会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向身边的人广泛传播,形成很好的辐射效应,从而减少公众对司法的猜疑、不满和误解,增进对司法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对我而言,人民陪审员让我拥有了一份新的职业自豪感,能够让我在陪审工作中尽到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这份工作中我也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令我受益匪浅。人民陪审员不是一种荣誉,更不是一种权力或者社会上一些人所谓的资源,而是一种责任,是人民和法律赋予的一项神圣工作。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一名“不穿法袍的法官”,也要严格遵守审判纪律和审判机密。依法办案是法官裁判案件必须不折不扣执行的原则,同时也要求人民陪审员应当在法律框架内注重维护公平、公正,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注重和善于化解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法官的思维互补,真正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
在很多案件中,双方当事人总希望能与人民陪审员多交流多沟通,尤其是民商事案件在庭前庭后的调解中,个别当事人也存在要求互留电话、约谈案件的现象。对此,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制力,无论是在职业内还是职业外,都能做到严格自律,从不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从未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款待、财物和其他利益,也从未向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辩护人泄露或者提供有关案件的审理情况、承办法官的联系方式和其他有关信息,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人民陪审员和法院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作为大家中的一员,我在陪审工作中只是尽了一名陪审员应尽的责任,我很珍惜与法官共事的日子。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成为我人生经历的一段美好回忆。今后,我将继续以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追求,牢记人民的嘱托,不辱使命,做出让人民更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