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贿的风险成本大于可能获得的收益时,行贿者便会乖乖收手。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守法个人和企业的一种保护。
据报道,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362.9万余次,共对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928家次和个人817人次作出了处置。
近年来,行贿受贿之风愈演愈烈,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突出。然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对受贿者深恶痛绝,对行贿者却恨不起来。之所以会如此,与司法机关对受贿者实施严厉处罚、对行贿者处罚过轻有关。同时,人们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认为受贿者以权谋私,得到了好处,而行贿者失去了钱财。
其实,腐败的形成“一个巴掌拍不响”,除了利欲熏心的官员,还要有善于钻营、投其所好的个人和企业,同时,行贿者的钱与他们由此获得项目赚的钱相比,乃小巫见大巫。据实分析不难看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行贿就无法受贿,反之亦然,“行贿档案”的提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全国检察机关建立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通过行贿档案这一措施对行贿者形成道德压力,并让其自食恶果,这也是法律手段之外的有益补充。这一做法与公布“老赖”档案有异曲同工之处,让这些不法分子见见光,更能警示其他个人和企业。
不过,从现实情况观察,行贿档案的作用重点在查询,比如,在政府招标、采购、招聘等活动中,都要查询涉及对象是否有行贿犯罪记录,根据查询结果采取预防措施,但对行贿者的具体处罚还失之于软,这就可能导致行贿者的风险成本较低,不足以从根本上震慑犯罪。这种现象与长期以来我国在刑事政策上一直对行贿犯罪持宽纵态度有关,不仅立法上对行贿与受贿不同罚,而且设定的刑罚轻重迥异,司法实践中更是重受贿犯罪的查处而轻行贿犯罪的追究,人们对行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认为行贿者在贿赂之链中居于弱者地位,应予同情。
实质上,在行贿与受贿之间具有的对合关系中,行贿是“源”,受贿则是“水”,即行贿犯罪是促使受贿犯罪的直接根源。因而这种以放纵行贿犯罪为代价来试图换取对受贿犯罪的查处和打击的做法并没有减少受贿的发生,反而使受贿犯罪屡禁不止,行贿现象愈演愈烈,甚至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就“行贿档案”来讲,既然有了这样一个档案,就足以说明行贿者的行贿行为已经确实,在“行贿档案”的利用上绝不能重查轻办。为此,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打击行贿犯罪力度,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重点打击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个人行贿和单位行贿犯罪,特别是要严厉惩处主动行贿、多次行贿、行贿数额巨大、长期“围猎”干部的行贿犯罪。其实,行贿者的初衷不过是谋取利益,当行贿的风险成本大于可能获得的收益时,行贿者便会乖乖收手。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守法个人和企业的一种保护。只有一门心思想着“走捷径”的人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竞争规则有序透明,才能让社会走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